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食用菌代用料栽培技术

作者:临沂信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3-02-20 16:06:53tags:


  1、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在无污染、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和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农田。耳棚采用竹木架塑料大棚。高3m,棚顶中心高度约4m,棚内宽度8~9m,长度约30~50m或因场地而定。棚内用竹子搭盖,四周及棚顶用透明薄膜或黑色薄膜覆盖,最外层再加l层遮阳网,以利隔热和调节光线。

  2、培养料配制

  (1)松、杉、桉树杂木屑预处理:

  新鲜松、杉、桉树杂木屑晒干,撒上0.8%~1%石灰粉拌匀,堆积在露天场地上,堆高1.2~l .5米,堆宽1.5~1.7米,淋水,让其日晒雨淋堆积发酵3~5个月,期间翻堆l~2次。在使用前7~10d停止喷水,以防木屑过湿。

  (2)代用料配方:

  杂木屑39%、棉籽壳32.9%、麦皮25%、蔗糖1%、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尿素0.1%(尿素和过磷酸钙提前10天掺入木屑中堆沤,不宜在拌料时与石灰混合使用);含水量62~65%;pH值7~7.5。

  (3)培养料的发酵处理:配制培养料时,原辅料要选择质量好、无污染。去杂后按比例称取,在水泥地面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拌匀,水质要求质量好,一般以井水为宜。拌料后把培养料堆成一堆,堆高约1m左右,长度不限(视场地而定)。当堆温升至60~65℃时(约经4~5d)要及时进行翻堆,整个发酵过程要翻堆3~4次,发酵时间需15d左右。在每次翻堆时要注意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培养料发酵结束后,料应呈暗褐色、无异味,且有轻微的香甜霉味。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3%为宜,pH为6~6.5。

  3、菌袋的制作

  采用2D-1000型培养料冲压装袋机进行装袋,规格17cm×35cm的聚丙烯折角塑料袋。操作人员主要是扎袋口。每袋装湿料重l.2~1.3kg。制作后及时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上升至100℃时,保持10~l4h,冷却后接种。

  4、接种与发菌培养

  (1)菌种的选择:台毛43号。

  (2)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每瓶菌种可接种20~25袋。

  (3)排包发菌:接种后的菌袋直接搬至出耳棚内,采用墙式堆叠栽培法,行距约1m左右,长度3.5m,分两边排列,中间留1.3~1.5m的通道。堆叠第一层离地面约10cm左右,每堆叠一层菌袋,在其上面放置两片宽1.5cm左右的薄竹片相隔,有利于固定菌袋和通气散热,如此层层叠高,直至高度达1.4~1.5m为止。排好后,可采用掀、盖耳棚周围的草帘、遮阳网来调节辐射热的强弱;掀盖耳棚内层薄膜,来调节通风量的大小以及棚内湿度的高低。棚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5、出耳阶段的管理

  (1)菌袋开口诱耳:接种后30~35d,菌丝可长至3/4袋或长满,棚内温度降至250C以下,就可开袋诱耳发生,若棚内温度高于25℃开袋,耳芽形成发生效果不好,易出现红薄耳,质量差。为了提高耳芽形成的质量,可灵活掌握开袋时间,当气温在20℃左右时进行开袋诱耳最为适宜。

  (2)出耳管理:

  ①水分管理:开袋后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为宜。不可直接向袋口喷水,只能喷向空间、地面。同时增加棚内散射光的刺激,约经5~7d,开口表面可出现大量耳芽原基,原基形成后3~5d,就可逐渐分化出“杯状”的耳芽,这时可增加棚内的相对湿度至90~95%,以促进耳芽的生长, “杯状”耳芽经3~5d培养,可长成2~3cm宽的耳片,此时耳片生长速度开始加快,需水量也增加,喷水应采用向空间喷雾,不可直接向耳片喷雾,以保持耳片湿润为宜。当耳片长至5~6cm时,喷水宜采用时喷时停的方法,一般与通风换气结合进行,达到控制耳片的生长速度。

  ②通风换气:一般与喷水结合进行,喷水前将耳棚两头的薄膜卷高至1.2m左右,喷水后通风换气1h左右再把薄膜放下,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90~95%,以利耳片的正常生长。当耳片长至5~6cm以后,可阶段性停水并加大通风,使耳片干缩减缓生长速度,促使耳片积累养分,增厚耳片。若棚内通风不良,会导致棚内某些角落CO2浓度过高,耳片展开不良而形成“鸡爪耳”,商品质量劣,经济效益差。

  ③适宜光照:适宜的光照强度为400~500Lx,耳片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且耳片光面黑色、毛面洁白、产品质量高。

  6、采收

  采收2批,采收时,要沿袋面将整朵耳片割下,并去除袋面上的残留耳根。采收后的耳片较脏,要经过水洗去除杂质及孢子,且自然晒干,以提高商品质量。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4~5d,同时加大通风和光照,使表面水分收缩。棚内温度掌握在24~26℃,促使菌丝复壮及第二批耳芽的形成。

 

  


Copyright ©2019 临沂信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Reserved 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