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工代料用塑料袋包裹且作畦摆放进行栽培的黑木耳,被称为地栽黑木耳,这一操作主要是对野生黑木耳的生长条件进行模拟,操作方法较为简便。黑木耳适宜在15-25℃、湿润、微风、清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利用栽培袋进行黑木耳栽培不仅能够保证这些条件,同时展耳后不易被杂菌污染。为保证质量与产量,下文则对多雨季节地栽黑木耳栽培袋的管理展开分析。
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传统的木段黑木耳栽培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已提出了用人工代料开展田园化栽培的栽培袋地栽黑木耳技术,将黑木耳的栽培转移到了田间大地中。而栽培袋中的主要原料为木屑、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来源广泛,且投入非常小,既能实现农业肥料的循环利用,也避免了焚烧废弃物带来的污染。在地栽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需做好对栽培袋的管理,具体如下。
1. 栽培袋选择及管理
为保证黑木耳食用安全,一定要重视其生长过程中所有选用材料的无毒无害,而栽培袋作为承载地栽黑木耳生长的原料集中袋,一定要选择耐磨、不易破损且最重要的是无毒的塑料袋。通常情况下,会选择无毒的特制聚丙烯材料所制作而成的折角塑料袋,这种栽培袋硬度与脆度适中,能随着黑木耳菌体生长过程中培养基的不断收缩而收缩,不会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况,所以能确保出耳袋内不会进水或受到污染。
2. 作畦摆袋出耳管理
作畦深度为10-15cm、宽度为100cm,长度则结合具体栽培场地而定。耳畦周边要施好排水沟,将作畦开挖的土堆成畦埂,形成较畦底高出约20cm的畦埂。作畦之后要对田地进行全面杀虫灭菌,之后才能进行栽培袋的摆放工作。
作浅畦的主要优势有如下几点:其一,方便后续管理,多雨季节能够更快速排水,不会让栽培袋的底部长时间浸泡在积水里;其二,方便畦埂周边通风孔的设置,也方便支撑操练的通风透气,对地栽黑木耳的呼吸有利;其三,方便地栽黑木耳见光,从而在展耳之后不容易出现发黄、发褐的情况。
3. 栽培袋划口管理
在摆放栽培袋之前,要对袋子进行锯齿形的划口,而划口要控制长度在1-1.5cm之间,深度在2-3cm之间最为合适。倘若划线太长,那么营养难以集中,栽培袋内部菌丝的恢复时间也会拉长,耳基形成过程中则难以吸收到营养,最终出现杂菌污染的情况;而如果斜线太长,耳基则偏大,耳片成熟之后采耳去基会导致代料养分的浪费,多雨季节的雨水则很容易渗入栽培袋内,也会导致出现杂菌污染或是烂袋的情况,况且耳基过大会影响到地栽黑木耳的质量。野生黑木耳耳基非常小,成熟后轻轻触摸便能采摘,但是地栽黑木耳在对野生黑木耳生长条件进行模拟时不能让栽培袋开口太小,否则会导致耳基生长受限,展耳不充分,最终出现耳片小而产量低的情况。此外,栽培脱圈、扭袋口、划口等操作,都需要在清洁且无风无雨的清晨进行,不能远离摆袋场地,避免远距离运输而出现杂菌污染。
4. 子实体形成期管理
① 草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浸泡,采用0.2%多菌灵或高锰酸钾、石灰水,浸泡后用清水洗干净,再苫盖菌袋,防止多雨季节有雨水侵袭而导致草帘药物对菌丝生长有影响,或是造成草帘上的污物对菌袋形成污染,抑制子实体形成。
② 多雨季节的雨天需要在遮阴物上覆盖塑料薄膜,原因在于划口之后的栽培袋耳基没有封满划口,而且难以经受住雨水的淋湿浸泡,浸水后的栽培袋PH值会有所降低,极易受到杂菌污染,袋内湿度太大便会导致菌丝自溶且栽培袋腐烂。因此,在下雨后需要将畦内积水及时排出,防止栽培袋内长期积水而出现菌丝死亡的情况。深浅畦在下雨后还要做好通风管理,防止栽培袋受潮,保证畦内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
③ 耳基长出之后,如果逐渐在其上面生长出乳白色菌丝,很有可能是被木霉污染所导致,原因就在于畦内光照不足且湿度大,散射光偏少,畦内通风不畅而导致二氧化碳积攒过多,黑木耳耳基在这一环境下非常容易被污染。因此,地栽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与直射光,对栽培袋的管理也要重视这一点,并且要做好杂菌污染防护,让黑木耳耳基能够快速展片,进而长成色黑肉厚的高质量黑木耳。
④ 在黑木耳展耳期间,倘若察觉耳基或是耳片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可适度停水3-5天,让栽培袋内部菌丝能够休养生息,集中营养,增光提温,过几天再喷水加大湿度,稍微遮阴,从而促使耳基或耳片能快速吸水长大,有更快的生长。
⑤ 多雨季节的栽培袋管理,还需要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情况。子实体展耳生长最适宜在15-25℃之间,倘若温度超过25℃且不断升温,子实体呼吸过于旺盛则细胞分裂加快,干物质难以集聚,耳片生长显薄,在通风透气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污染和烂耳的情况。不难看出,通风与降温以及控制好湿度,是多雨高温季节的管理重点。
⑥ 暑期多雨且高温,而菌丝体在高湿高温条件下会造成呼吸弱化,导致抗杂物污染能力减退,进而出现变软吐黄水而快速死亡的情况,栽培袋的耳基或是采耳处会出现大量青霉,会造成耳畦内的栽培袋感染。所以,在管理方面除了要做好通风透气、降温补光之外,更要对草帘勤消毒,防患于未然,不能留给杂菌一丝滋生机会。
5. 采耳期管理
在耳片完全展开、边缘起褶变薄且没有弹射孢子之前进行采收。采收过程中需要将喷水停止,草帘掀开,让栽培袋与耳片能充分接受阳光直射,待耳片收缩且发干进行采摘。采摘过程中要一手扶住栽培袋,一手捏住耳片根部,将耳片连根拔起。采收后需要将菌棒重新放回出耳床,做好下次管理以及采收二茬耳的准备。采摘后的耳片要先将其带有营养基的根部剪掉,用水洗掉耳片附带的泥沙,放置在纱网上进行晾晒。晒干后进行装袋,存储在干燥处,避免发霉与虫蛀。
综上所述,栽培袋地栽黑木耳凭借着周期短、效益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已成为了目前黑木耳栽培手段的主流。从实际栽培效果来看,栽培袋地栽黑木耳周期仅需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