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发酵料大田栽培关键应做到“三到位”:①用肥量到位。每亩用尿素50千克、复合肥10千克。②培养料到位。每亩用料量为15~16立方米约7200kg。③用菌量到位。每亩用菌种量为550~600袋,每袋0.5千克。
1 备料 原料种类有竹屑、木屑、农作物秸秆等。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0~12月,培养料应新鲜,鲜料发酵升温快,发黑腐烂的料,发酵温度低,会影响产量。早购的培养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高温遇雨自然发酵而烧料,降低培养料中的养分。
每亩备料量:竹屑14立方米、木屑2立方米、尿素25千克、复合肥10千克、轻质碳酸钙25千克。
2 建堆发酵 通过建堆发酵,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腐熟,转变为竹荪菌丝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发酵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培养料的含氮量,使培养料变软、腐熟,以利于菌丝降解,促进菌丝体生长。另一方面是消除杂菌。发酵过程中产生高温可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害虫,并破坏培养料中的生物碱。新鲜的 竹、木屑,本身含有生物碱,会阻碍菌丝生长,经过发酵,使原料中的活组织破坏、死亡,并通过翻堆挥发消除。
建堆方法:种植前45~60天开始建堆发酵,先铺一层厚约30厘米的培养料,撒上尿素、复合肥、轻钙,浇清水翻动培养料,堆旁挖穴,收集渗透出来的水进行再利用,再铺一层培养料,撒尿素、复合肥、轻钙,浇清水,如此反复使料堆成梯形状,高至1.3米时再稍踩实,头几层用水宜少。
3 翻堆 间隔15~18天翻堆一次,内外料对调,并根据培养料干湿程度加水,保持培养料含水量在60%左右,即以手捏成团,指缝有水而不滴下为度。选择晴天上午9时后温度较高时翻堆,此时热量散失少,有利于培养料再次升温发酵。翻堆时,料中温度有50~60 ℃,冒热气,脚有发烫的感觉,均匀翻堆3次。根椐料的粗细确定发酵时间,直至料颜色呈褐色、有香味。翻堆的过程也是排除废气补充氧气的过程。